《中国百科全书》解释"信息"一词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2 06:15:32
“信息”一词在《中国百科全书》中是怎么解释的?

中国百科全书 关于"信息"的解释: 信息是物质、能量、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。[2006年,医学信息(杂志)].
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。
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。
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,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方式运动作态的表征。
信息(Information)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,信息不是物质,也不是能量!
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,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、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。
信息的目的是用来“消除不确定的因素”。
信息相关资料: 图片 信息(又称作讯息),又称资讯,是一种消息,通常以文字或声音、图象的形式来表现,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。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。 文献是信息的一种,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。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、语言、文字、图像、动画、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。
信息是抽象于物质的映射集合。
[编辑本段]1.信息的经典定义:
1948年,美国数学家、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“通讯的数学理论”的论文中指出: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”。
1948年,美国著名数学家、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《控制论》一书中,指出:“信息就是信息,既非物质,也非能量。”
1)本体论层次的信息:
在最一般的意义上,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,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。这里的“事物”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、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。“存在方式”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。“运动状态”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商变化所展示的特征、态势和规律。
2)认识论层次的信息
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。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,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。
在本体论层次上,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,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,信息也仍然存在。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,没有主体,就不能认识信息,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。
[编辑本段]2.1香农信息定义逆
逆仙农(Shannon)信息定义: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